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的诗歌看他的人生际遇

发布时间:2019-03-27 13:18来源于: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内容摘要: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作为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众说纷纭的历史角色。在研读他的诗歌中,我似乎可以感受到他的复杂的人生际遇,感受到他那奇幻般的生涯。从青年时代的胸怀大志,到壮年时期遇到的仕途艰辛,在到成功迈入仕途之后,便开始了他“一路扶摇”并忠心耿耿为清政府效力的坎坷历程。这些诗歌伴随着他的人生跨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直到“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同时也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
 
 关键词:李鸿章  诗歌  人生际遇
 
 
 
 前    言 
 
     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100多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始终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了更加客观的评述,研究李鸿章的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述。本人在对其诗歌的研读中,同样感受到他的人生际遇在其诗歌中也有反映,或者说从他的诗歌中我其实也发现了他的人生轨迹的某一个侧面。
 
     李鸿章一生创作诗歌并不多,他所创作的诗歌,共计134首,收录在《李鸿章全集》内,有部分诗歌标注了年历,在情节中基本都能反映其思想变化和人生轨迹。从内容上看,他在不同年龄阶段均有诗歌的创作,在1870年当上直隶总督之前的诗歌创作甚丰富,也是他的一个创作高峰,主要关于友情和思亲的固有主题和对飞黄腾达前程的热望。诗文的内容则多未能摆脱俗套,除了赞美自然,李还强调诸如“文以载道”之类的主题,以及与忠君相称的道德修养。此后由于位高权重,掌握清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大权,因此诗歌创作也略为减少。本文拟从其诗歌这个新的视角对其人生际遇作一新的审视。所谓“诗言志”,“意在言外”,本文只是以点带面,从所能反映其人生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思想变化及人生际遇的诗歌分析,来感受他的思想波动和人生历程。下面我按写作时间顺序上对其诗歌进行分析,从而对其人生的际遇进行剖析。
 
一.少年胸怀大志,成功迈入仕途之路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子黻,号少荃,晚年字号仪叟。1823年2月15日生于合肥县东乡(今肥东县)磨店。李氏先世本姓许,明季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慎所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1]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2]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鸿章六岁就进入自家的家馆棣华书屋学习。当他踏上人生旅途之日,正值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危机、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社会环境的熏陶,家庭出身的影响,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少年时期的李鸿章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挤进统治阶级的行列。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崇尚宋学和桐城派古文的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义理及经世致用之学,并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少年的李鸿章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1840年他考中秀才,岁试时曾被滋园学使拔为第一名。1842年年届20的李鸿章,长得身躯修长,精悍之色,露于眉宇。他回首往事,展望未来,百感交集,诗如泉涌,于是有《二十自述》七言律诗之作。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每到春初酒价赊,惊心老大渐相加。
三年白下增诗债,十载青毡易岁华。
马齿记从今日长,龙头休向昔时夸。
因循最误平生事,枉自辛勤读五年。
 
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预示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3]
     这是《二十自述》诗中的前三首,很具有代表性。当时作者的心境,正是意气风发、孤芳自赏,他认为一名弱冠少年,绝对不能“浮生碌碌”地生活。人生在不知不觉中已度过了二十年,不能“一误流光”,遗憾终生。大丈夫应当有“学以致用”的思想抱负,应当学刘琨与祖逖,须“闻鸡起舞”。同时,诗文还传达了受宠若惊和追逐功名而仕途蹉跎的悲喜交集的心境。
暮鼓晨钟入听来,思前思后自徘徊。
人生惟有青春好,世事须防白首催。
万里请缨终子少,千秋献策贾生推。
愧予两字功名易,小署头衔斐秀才。
     最后一首,作者看到时光一去不复返,决意克服“因循”积习,珍惜青春年华,“辛勤读五年”争作像西汉终军、贾谊那样弱冠扬声的人物。[4]一种极其强烈的报效祖国进取之心跃然纸上。显然,考中秀才第一名的成功给作者带来了无比的自信与自负。
 
     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李鸿章入都,准备来年顺天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满怀信心,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兴奋异常地抒发胸怀,表现了自己当时的情感。
 
    《入都》几首,其主要含义是争取科举功名,并希望入都之后寻师访友,交遍天下名流之士,完成自己宏大志向的夙愿。
第一首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第二首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他以诗言志,第一首暗示着他将成为一代硕儒,远迈前贤。诗中用一个“侯”字,意味着他想要竭力仿效汉代班超这样伟大的军事将领。班超在“三千里”外的边境上因抗击匈奴而被封为“侯”。[5]第二首用马和燕子的离窝来比做自己要像它们那样远走高飞,去完成“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的宏愿。
第八首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纯仁麦,荆妇同持陆贾装。
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6]
     李鸿章首次离开故乡,奔赴首都,欣喜若狂。告别庐阳八景之一的淮浦春融,在满天霜华的季节到达地处华北平原的蓟门,沿途泛舟策马,观赏波光草色,令人心旷神怡。夫人周氏帮助打点行装,亲朋好友馈赠饯行,离思深情,悠然不尽。但当发现京中薪桂米珠而家庭经济拮据时,惆怅抑郁之情又油然而生。
第七首
是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尚无駟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7]
     在李鸿章的存诗中,《入都》10首,为世所传诵。一个20岁的弱冠书生,怀着猎取功名的强烈愿望,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奔赴名利之都。虽然前途未仆,但是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未来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胸有成竹,充满信心。而入都后,对没有达到位高权重的地位,便“誓不重回故里车”,可见他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迈之情与坚强决心。此时此刻,诗中所表达的真实反映出一个青年书生猎取功名的急切心情,脍炙人口。同时,可以看出他对于未来也有着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昭示有着他人所不具备的野心。
 
     在入都之后,李鸿章果然不负重望,于1844年乡试一举中的。并很快就于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以24岁的年龄便走完了八股考试的全过程,“少年气象自峥嵘”。从而是使得他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广泛交游,开阔视野。[8]然而,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即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二.以儒生起家军旅,感受到仕途维艰 
      从1951年起,李鸿章累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他利用职务之便,潜心经史,曾写成《通鉴》一书,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时,怎奈一场突发的社会震荡使他不得不以儒生而充军旅。1851年,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全国范围的反清狂飙,使以刚刚戴上皇冠的咸丰帝为主的满汉地主阶级统治集团面对着一个风声鹤唳、兵荒马乱的局面。1853年,太平军已经打到了安徽地区,为了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李鸿章被咸丰帝派回老家办理团练。开始了他书生带兵的战争经历。
 
      战争开始时,由于既无兵权又无实战经验,除起初在舒城得手外,其它各地均因太平军顽强抵抗而受挫。李鸿章参与东南战役,到处碰壁,颇不得志。这段时间是他步入仕途之路遭遇到的低谷,1856年夏他路经明光镇感怀赋诗,交织着懊恼和落魄的心情跃然纸上。
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賸此身。
怀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膽轮囷。
愁弹短铗成何事,力挽狂澜定有人。
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徒倚独伤神。
巢湖看尽又洪湖,乐土东南此一隅。
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
袖携淮河新诗卷,归访烟波旧钓徒。
遍地槁苗待霖雨,闲云欲山又踟躇。[9]
      作者黯然神伤,落魄之极,四年的戎马生涯,换来了事业的衰落,剩下孑然一身,只好独自一人借酒消愁。由于没有兵权,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等待力挽狂澜的能人志士。看看“绿鬓渐凋”,自己却一事无成,只能独自一人暗自神伤。灰心、失落的就象一只掉了队而无家可归的燕子,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似乎自己回到了淮河岸边的家乡,去寻访旧日的钓友,作者准备回到家乡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成熟。但是作者却不知道何日才是自己出头之日,不免“踟躇”不前。
 
      1857年2月,太平军在皖北发动了防御中的攻势,连克桐城、舒城等地,打败清军,击溃李鸿章所部团勇,李鸿章奉母仓皇北逃。1858年8月,太平军克复庐州,将李鸿章祖宅“焚毁一空”,[10]凡此种种,更使得鸿章耿耿于怀,遗恨难消。再一次逃经明光镇时,他有感而发,赋诗有
浮生萍梗泛江湖,望断乡园天一隅。
心欲奋飞随塞雁,力难返哺恋慈乌。
河山破碎新军纪,书剑飘零旧酒徒。
国难未除家未复,此身虽去也踟躇。[11]
      他在诗中形容自己是一个飘零的“萍梗”,由于家园被毁,自己已经失去了童年的故土,只能远远的望着。既然参加了军队,那么就再也不可能回到故乡了。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中,自己就像个四处飘零的酒鬼,无人问津。国家的困难没有解决,家乡也不能够恢复,自己徘徊不前,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当时作者万分痛苦而又一筹莫展,可见李鸿章报国无门,家园又被毁,一恨未消又添一恨的糟糕心情。
 
      1859年1月,百无聊赖之际李鸿章在哥哥李翰章的牵线搭桥下,投奔到湘军首脑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充当了幕僚。由于连年的战争,这个时期的他对战争已经深深感到了一丝厌倦,一种盼望战争早日结束的心情在他的一些诗歌中也得到了印证。1861年夏李鸿章在重返曾幕路经万年(江西饶州府)时,曾赋诗寄怀,诗云:
半生失计从军易,四海为家行路难。
惟有娇痴小儿女,几时望月泪能乾。
阿爷他日卸戎装,围坐灯前问字忙。
天使诗人卧泉石,端教道韫胜才邮。[12]
      他以生动的笔触,抒发了投笔从戎、前路崎岖的感慨和思念女儿的骨肉之情,反映了渴望早日结束战乱、重享天伦之乐和娇女成长为像东晋女诗人谢道韫那样“咏絮才”的心声,情真意切,凄楚动人。不料,是年9月周氏去世,两个女儿失去了母亲,爱妻去矣娇女孤,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李鸿章肝肠忧煎,感伤不已。[13]在这段时间里,作者对于战争所带给自己的伤害也是无可奈何,徒生烦恼。
江山如此一登楼,万象无声铁笛幽。
往日家园皆梦里,中年哀乐到心头。
不堪离思天边月,更触豪情塞上秋。
与汝归耕定何处,牧童牛背互吟讴。[14]
      登高远眺,大地悄无声息,只听见四弟的铁笛声所传出的优美旋律。浮想联翩,往日家乡的情景似乎都在梦里,人只有到了不惑之年,才感受到了一丝留恋、惆怅、哀伤。作者不堪那些与亲人离别的日子,触景生情,梦想着回到童年时代,二人一同骑在牛背上,互相唱着动人的歌谣。此情此景,让人感受到作者因为常年的战争而增加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渴望与家人团圆的这样一种心境。
 
      1862年,秉承曾国藩意旨,李鸿章回到安徽,在安庆地区仿照湘军的建制组成了一支军队,其大部分将领均为江淮地区人,被称作“淮军”。李鸿章在当地的各种关系,使得淮军的组建、招募比较顺利。最终配合曾国藩的湘军和洋枪队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军。1962年4月李鸿章就奉命署理江苏巡抚,仅仅过了7个月,又由署理而实授江苏巡抚。“从此隆隆直上”,几与恩师曾国藩“双峰对峙”。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人事上,在军制上,进行了一些改制,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同时,李鸿章还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扩充实力,不到半年内,淮军就迅速扩军至50个营头,约2万人,此后更进一步急剧膨胀,至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在对外关系上,李鸿章利用洋人赫德和士绅潘曾玮当说客,巧妙地平息了因苏州杀降而引起的戈登率常胜军闹事事件,并最终巧妙地解散了常胜军,初步显露出他的外交手腕。李鸿章所以能够一路扶摇,主要是由于他手握重兵和曾国藩举荐的缘故。于是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三.仕途一路扶摇,忠心耿耿尽忠朝廷 
      李鸿章出身于崇尚宋学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从而成长为纲常名教的信徒。在他的心目中,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他认为君臣之位不能僭,疆吏不可“窥测朝廷之迹”。他与清廷互相依存,荣辱与共。[15]正是由于极其忠心耿耿,他也成为了被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太平天国失败后,湘淮军将帅均得加官进爵,李鸿章也随之升迁。1865年,对太平军的战争取得胜利后,他升任两江总督以协助曾国藩剿捻,1867年,他被任为湖广总督。捻军覆灭后,清廷赏加李鸿章太子太保衔,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后因成功解决了天津教案,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旋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从1869年到1870年期间李鸿章先后策划镇压西南苗民及西北回民起义,平息了四川、贵州两省的反洋教暴乱活动等。李鸿章被派以这些各种各样的差使是由于他的军队淮军的强大。[16]   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虽然战争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但是战争也同样带给了他无上的荣誉,使他最终成为了疆臣领袖,可以说时势造英雄。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力维护着大清王朝的统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使宣恩榜,皇仁许奉扬。
星轺标凤节,天路荷龙光。
紫气薇垣蔼,青云柳陌长。
三台分灿烂,四牡竟腾骧。[17]
      这是李鸿章作为清朝的首席谈判代表出使国外时的有感而发,感叹大清朝廷对自己恩重如山,对于清廷的信任,自己感到十分荣幸。由于感受到了皇帝的恩惠是对自己最大的信任,因此前面的谈判之路由此成为了星光大道,自己将满怀信心的迎接挑战。但是,在“爱国”与“忠君”的驱使下,作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帝国的代表,他极力维护着请政府的权利,但最终国家的衰败使的他不得不忍辱负重与列强签署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他为正统的朝廷所驱谴,对它忠贞不渝。除此之外,他的忠君思想还在于想通过“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来发展洋务运动,希望通过那些不平等条约为清廷赢得时间,同时对内采取自强运动,迎头赶上列强。
昨夜东风紧,帘钩月正高。
嫩寒侵绣幕,新宠赐宫袍。
花露双襟湿,恩荣五彩叨。
闲情频倚槛,耐冷欲倾醪。[18]
      这里,诗中同样表现了作者对于皇恩的荣耀之情,昨夜夜晚的东风不时吹过身边,月亮也高高挂在苍穹。在寒冷之既,受到皇帝赏赐的宫袍,这让作者感激涕伶。花草的露水已将自己的衣襟弄湿,自己毫无感觉,还在不断叨念着皇上的恩宠。在百无聊赖之既靠着栏杆休憩,再饮上一壶醇酒以解屋外之寒。正因为出自对大清王朝的无比忠诚,他才不顾朝野内外交相谤议、言官清流弹劾嘲讥,而一味练兵办洋务苦苦支撑着即将倾塌的社稷江山。[19]李鸿章从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逐步推行自己的洋务运动,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军事企业。又同时创办了一批民用和工矿企业。并花费10年时间建成一支新式的海军—北洋水师。他还注重对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当年他曾经主持官费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在美国、欧洲等地学习先进科技。但是随着1995年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也使得李鸿章的一生功绩扫地无余。经过甲午战争,使李鸿章赖以支撑其权威的北洋海陆军溃灭殆尽,加之主和辱国,群议指摘。据时人说,甲午前,慈禧对李鸿章敬信。甲午后,慈禧信任奕劻和荣禄。正因为这样,李鸿章入觐之后,便被留在北京,奉旨入阁办事,从而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宝座。李鸿章哀叹:正当自己在仕途上“一路扶摇”之际,“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20]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致使李鸿章从他仕途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先后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宝座,只得闲居在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内。李鸿章曾说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但甲午战争却使他从权力顶峰上滚落下来,奉旨入阁办事。从“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一变而被投闲置散,犹如从云端跌落地表,他的心情怎么能够平静呢?他感受到世态炎凉,忧谗畏讥,苦闷无聊。[21]在大清国“无外交”的日子里,虽然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仍然对于朝廷忠心耿耿。以至于晚年时他自嘲似的把自己比作包拯。
正直原留万古名,包公忠义使人顷。
欲求一笑阎罗易,须俟千年德水清。
雅意静涵波万顷,澄怀朗印月三更。
春山霁宇开终古,秋水锋芒露一生。[22]
      这里,李鸿章流露出对北宋名臣包拯的景仰之情,正直且刚正不阿的包公名扬四海,他的忠义使人倾倒。作者小心翼翼的将自己比作包公,学习他廉洁、不畏权贵的为人,并希望自己能像他那样流芳百世,“秋水锋芒露一生”。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对于自己的人生际遇不甚满意这样一种情绪的蔓延。
 
      1900年6月12日,为收拾八国联军之役的残局,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李鸿章乘轮船至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直至7月30日,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一个月后,出于对朝廷的忠义,李鸿章只得抵京收拾残局,向八国联军求和。 1901年9月27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俩。签约后两个月,被李鸿章倚为强援的俄国政府再度发难,提出“道胜银行协定”,试图攫取更大权益,并威逼李鸿章签字。“老来失计亲豺虎”,李鸿章气恼交加,呕血不起,并于11月7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据说,李鸿章死前倦念危局,还老泪纵横地吟成一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23]
      李鸿章把自己比喻如同一匹老马,劳累一生都没有停歇,为国谈判之事尚未完成,方才知道死有多难。一个自始至终忠于大清并与清王朝的脉搏和命运息息相关了几十年的老臣无可挽回地死去了,“秋风宝剑孤臣泪”最能反映其临终前的心情,忧思惶恐,悲凉凄怆,令人感叹!李鸿章之死,在当时朝野引起强烈震动是可想而知的。无论如何,在苟延残喘的清王朝的祭坛上,留下了莫大的遗憾和优渥的褒扬。清廷特旨予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24]可见,一个“忠”字,最能体现他性格中的为国尽忠的思想。请政府为其在原籍及立功省建立专祠,宣付国史馆立传,后又在京师建立专祠,以对他的忠诚表示最高的褒奖。1903年李鸿章被安葬于合肥东乡大兴集夏小郢,这位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所谓“中兴元老”,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间,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李鸿章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他给我们留下的诗歌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他的人生际遇,但是却留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从他的诗歌中,我设身处地地探索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经历,我感受到了诗人彼时彼境的心情。透过这些诗歌,我充分体会到历史与人的复杂性,并从而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
 
 
 
参考文献:
⑴李文安:《都门望云思亲赋》,《李光禄公遗集》,卷1,第1、4页。
⑵李文安:《李光禄公遗集》,卷8,第2页。
⑶《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六,古今体诗,《二十自述》,7401页。
⑷苑书义,《李鸿章传》,12页。
⑸张明林,《外国人评点李鸿章》,第五章,361页。
⑹苑书义,《李鸿章传》,12页。
⑺《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六,古今体诗,《二十自述》,7401页。
⑻翁飞,《试析青年李鸿章思想性格的形成》,安徽近代人物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9页。
⑼《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六,古今体诗,《丙辰夏明光镇旅店题壁》,7404页。
⑽苑书义,《李鸿章传》,30页。
⑾《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六,古今体诗,《再叠前韵赠仲仙》,7405页。
⑿《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六,古今体诗,《万年道中寄镜蓉琼芝二女并示静芳侄女》,7410页。
⒀苑书义,《李鸿章传》,63页。
⒁《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六,古今体诗,《夜听四弟吹笛》,7412页。
⒂苑书义,《李鸿章传》,525页。
⒃张明林,《外国人评点李鸿章》,第六章,352页
⒄《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七,试律,《帘外春寒赐锦袍》,7432页。
⒅《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七,试律,《出使星轺满路光》,7430页。
⒆翁飞,《试析青年李鸿章思想性格的形成》,安徽近代人物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3页。
⒇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4,第107页。
[21]苑书义,《李鸿章传》,411页.
[22]《李鸿章全集》十二册,遗集、电稿,卷七,试律,《笑比清河》,7432页。
[23]高拜石:《南湖录忆》,第332页。
[24]苑书义,《李鸿章传》,518页